发布时间:2025-07-11
作者 | 田应秋 段翔
关键词:茶花、砧木移栽、单株嫁接多品种茶花 摘要:以茶花砧木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茶花砧木带土球和不带土球移栽试验。结果表明:茶花砧木带土球和不带土球移栽在保护好根系和及时种植的条件下,栽植成活率均达到100%。带土球移栽所抽新梢个数更多,所抽新梢生长量没有显著差异。生产单位可根据移栽目的、运输距离、生产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移栽方法。地栽简易遮阴和盆栽遮阴温室大棚都可以制作单株多品种茶花产品,生产单位可根据实际选择。 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又名茶花,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和小乔木。茶花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目前茶花嫁接主要从砧木亲和力、嫁接时间及新品种繁育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在砧木移栽方法、单株多品种茶花制作方式方面未见相关报道。湖南省湘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采用茶花和油茶树作砧木嫁接制作多色茶花产品,并成立单株多品种茶花制作课题组,该项目得到了湘潭市林业局项目资金支持。课题组通过查找技术资料和开展实践生产工作,初步掌握茶花嫁接技术和嫁接品种组合。为了更好地做好产学研结合,课题组于2021年在湘潭县易俗河镇谷洪村组建了单株多品种茶花制作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独立生产经营,拥有1.27公顷大棚设施,2021年培育了2万多株单株单品种和单株多品种茶花产品,其中5000株为订单生产。2022年,《单株多品种茶花制作技术规程》项目列入湖南2022年度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为了做好茶花研究与生产工作,课题组科技人员挖掘民间茶花土专家,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姜畲村千公组村民刘立新利用油茶树高接换冠嫁接培育的茶花也争相开放。 ▲单株嫁接多品种茶花 湘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组织科技人员对花卉市场和苗木生产基地进行调查,发现少有单株多色花卉商品。在实施单株多品种茶花制作项目过程中,因生产实践需要,科研人员开展了茶花砧木带土球和不带土球移栽、两种单株多品种茶花制作方法比较试验。通过对两种移栽茶花砧木所抽新梢个数和新梢生长量、两种单株多品种茶花制作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茶花砧木移栽和单株嫁接多品种茶花提供理论依据。该项试验也是多色茶花制作研究项目和湖南省地方标准单株多品种茶花制作技术规程制订项目的主要试验内容之一。 试验材料 茶花砧木两种移栽方法比较 试验所用茶花砧木全部来源于浙江宁波奉化,距离砧木茎干底部5厘米处测量地径在2~4厘米之间。所有茶花砧木全部留茎干50厘米截干,不带枝叶。本试验在露天环境下进行。 两种单株多品种茶花制作方法比较 试验所用茶花砧木全部来源于浙江宁波奉化,距离砧木茎干底部5厘米处测量地径在2~4厘米之间。所有茶花砧木全部留茎干50厘米截干,不带枝叶。本试验在地栽简易遮阴和盆栽遮阴温室大棚两种方式下进行。 试验设计与方法 茶花砧木两种移栽方法比较试验 2020年10月开始对试验苗床进行清杂和土地深翻,在整平的苗床上覆盖细黄土10厘米,2021年2月25日前完成了试验地准备工作,2月27日完成了茶花砧木栽植工作。具体栽植方法:栽植时做好树根修剪工作,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栽植方法,栽植后及时浇足压根水;苗床采用高床方式,栽植时尽量高栽;每苗床共栽两排,一排栽带土球,另一排栽不带土球,带土球的和不带土球的茶花砧木各栽32株,分8个组,每组栽带土球的和不带土球的茶花砧木各4株。该试验在全光照条件下进行。2021年6月1日调查移栽成活率、抽新梢个数、新梢总长度。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茶花砧木两种移栽方法得到的分组新梢个数组平均值和分组新梢总长度组平均值,分别进行数据显著性差异假设检验。 两种单株多品种茶花制作方法比较试验 地栽简易遮阴方式:对试验苗床进行清杂和土地深翻,在整平的苗床上覆盖细黄土。茶花砧木地栽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栽植方法。嫁接前采用全光照露天环境,嫁接后搭建不带塑料膜的简易遮阴架,铺上遮阴网。盆栽遮阴温室大棚方式:首先建好带塑料膜和遮阴网的温室大棚,砧木采用盆栽。主要调查两种单株多品种茶花制作方法的基础设施建设、砧木栽植方式、生产成本、适应方式等内容,通过对比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结果与分析 两种移栽方法对新梢个数的影响 将带土球移栽和不带土球移栽两种方法测得的新梢个数组平均值,进行基于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结果显示:茶花砧木两种移栽方法所抽新梢个数有显著性差异。 两种移栽方法对新梢生长量的影响 将带土球移栽和不带土球移栽两种方法测得的新梢长度平均值,进行基于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结果显示:茶花砧木两种移栽方法试验得到的所抽新梢生长量没有明显差异。 两种单株多品种茶花制作方法比较 采用地栽简易遮阴方式和盆栽遮阴温室大棚方式都能够成功实现单株嫁接多品种茶花。现从基础设施建设、砧木栽植方式、生产成本、适应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两种单株多品种茶花制作方法各有优势,生产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式。 结论与讨论 试验总结单株多品种茶花在遮阴温室大棚条件下采用营养钵方式制作具体方法。 圃地选择和准备 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光照条件好,土地相对集中连片,有一定灌溉条件且交通方便的地方,提前建好遮阴温室大棚。在温室大棚圃地上作苗床,宽1.2米,长度视圃地而定,苗床间留步道,宽30厘米,苗床上铺防草布或粗沙。 砧木培育 选择嫁接亲和力好、芽饱满、无损伤、无病虫害、长势良好的主干3厘米以上的山茶花作砧木,宜3月进行栽植,采用营养钵,移栽前用5%的吲丁萘乙酸和水按体积比1︰500溶液蘸根,栽植时保持根系均匀舒展,栽植后浇透定根水,未成活苗木及时补植。苗床搭建外遮阳塑料棚,棚高宜2米以上,营养钵整齐摆放在苗床上,注意控水,见干见湿。 ▲遮阴温室大棚盆栽砧木,准备单株嫁接多品种茶花 嫁接 选择同品系茶花品种或花期相近、叶片相似、花色花型不同的茶花品种搭配嫁接,品种搭配采用三赛品种组合、玛卡德品种组合、赛系牧童品种组合、嫦娥彩品种组合,嫁接时应标注品种名称。嫁接时间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应在晴天无露水早晨或傍晚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茶花树上剪取嫩梢作接穗,标注品种,接穗随采随用。宜切接,靠皮稍带木质部处切一个2厘米长的口子,然后将3~4厘米长、带有1~3个芽眼、底端削成楔形的接穗插入切口处并对准形成层,用胶带固定,嫁接口砧木断面贴上锡纸,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次,晾干套袋;嫁接后浇水1次。 嫁接后管理 接穗芽点萌发2厘米左右,无展叶时,切开嫁接袋,待嫁接芽长出袋口时去袋,及时去除砧木多余萌芽,嫁接未成活应及时补接。加强施肥、水分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茶花砧木带土球和不带土球移栽在保护好根系和及时种植的条件下,栽植成活率均达到100%,所抽新梢个数有显著性差异,带土球移栽明显优于不带土球移栽。所抽新梢生长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建议在实际生产中,根据移栽目的、运输距离远近、生产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移栽方法。 本次试验对象采用的茶花砧木地径在2~4厘米之间,对于地径较大的茶花砧木采用带土球和不带土球移栽的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采用地栽简易遮阴和盆栽遮阴温室大棚两种方式都可以成功制作单株多品种茶花产品,各有优势,生产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种方式对苗木生产质量的影响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用于移栽茶花砧木的苗圃地应于上年度10月至当年2月底前完成清杂、深翻、覆盖细黄土等准备工作,苗圃地整成高床。当年3月12日前完成茶花砧木种植工作,注意保护好茶花砧木根系,栽植后及时浇足压根水。茶花喜阴、怕旱、怕涝,笔者建议茶花生产从业人员做好茶花苗木选择、保留好根系、浇足移栽压根水、控强枝扶弱枝、疏除过密枝等工作,及时掌握茶花苗圃地的干湿情况,提高茶花抗旱防涝能力。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盆栽山茶花的商品化生产日益受到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和花卉爱好者的重视,特别是单株合理搭配珍贵茶花品种,通过嫁接制作多色茶花商品受到科研人员、生产者的重视,此项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但深入研究不够。做好茶花砧木移栽和掌握单株嫁接多品种茶花技术是制作单株多色茶花商品的前期基础性工作,也是制作单株多色茶花商品关键技术之一。(作者单位为湖南省湘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遮阴温室大棚,盆栽砧木单株嫁接多品种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