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协会杂志新闻动态

协会杂志

宿根花卉 绚美华夏 《中国宿根花卉》出版 | 读书

发布时间:2025-07-12

作者 | 华新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上,《中国宿根花卉》一书举行了首发仪式。

宿根花卉具有种类多、形态美、应用广、低维护等特点,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青林在书中《宿根花卉 绚美华夏》一文中写到:“在花卉中,宿根花卉与球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三足鼎立,具有种类的多样性、形态的美观性、应用的广泛性、观赏的可持续性,在园林绿化、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我国目前尚无一本全面系统的宿根花卉专著。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组织全国从事宿根花卉教学、科研、生产和应用相关的53家单位、114位专家共同撰写《中国宿根花卉》,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这本专著不仅是一部记录宿根花卉种质资源、栽培技术与应用价值的权威典籍,更是一部承载科学家精神,激活本体资源的立体档案。作者团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积淀,与编辑团队在出版规范、读者视角以及市场传播上的经验形成互补,彰显了全体创作人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

本书系统收录了67科,258属的宿根花卉,厚达1200页,为全国从事花卉产业、研究、开发以及应用的人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交流介质。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为此书作序。

宿根花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herbaceous perennials),既包括冬季落叶的宿根花卉(狭义),也包括四季常绿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观赏植物的瑰宝,兼具美学价值与生态价值。因其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养护成本低等特点,在景观营造、城乡绿化、生态修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战略的指引下,宿根花卉的研究与应用更凸显其时代意义,既能服务于城市建设的花境营造,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态活力;既承载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使命,又为园林艺术的创新提供丰富素材。可以说,宿根花卉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纽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宿根花卉涵盖了广泛而丰富的植物。它们的多样性令人惊叹,有高大挺拔或阔叶大叶的直立性宿根花卉,也有低矮匍匐或小叶的地被类宿根花卉;有色彩斑斓的观花类宿根花卉,也有叶形奇特的观叶类宿根花卉。千姿百态的宿根花卉,可以广泛应用于城乡环境、切花切叶、家庭园艺等,能够满足不同场景和风格的需求,不仅在园林景观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还在生态平衡、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宿根花卉的研究对理解多年生植物生长规律、繁育技术、抗逆性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作为园艺植物中的重要类群,宿根花卉的多样性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通过对不同属、种宿根花卉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揭示植物适应环境的机制,探索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支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宿根花卉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科学家们通过对菊花、兰花、秋海棠、黄花菜等宿根花卉基因组的研究,揭示了多年生特性的遗传基础,为培育更具观赏性和适应性的新品种提供了可能。同时,宿根花卉在药用、食用以及工业原料等方面的潜在价值也逐渐被发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文化传承也是宿根花卉的重要价值之一。许多宿根花卉早已超越单纯的物种意义,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例如,菊花象征着高洁和长寿,莲花代表着纯洁和清净,兰花则寓意着高雅和君子之风。这些花卉不仅在文学作品、绘画艺术中频繁出现,还融入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中,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中国宿根花卉》专著以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为特色,体现了三大核心价值。其一,内容全面精深,全书涵盖了258属(隶属67科)的宿根花卉,内容极为丰富,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系统性著作的空白。从植物学特征到生物学特性,从种质资源到园艺分类,从繁殖技术到栽培管理技术,再到价值与应用,均做了详尽的阐述。这样的编排体例,不仅便于读者系统地了解每一属宿根花卉的全面信息,还能满足不同专业背景和需求的读者的查阅需求。其二,论述权威严谨,每一章节尤其是12个重点属的宿根花卉,均植根于扎实的科研数据与实践经验,既立足传统分类学与品种分类的根基,又融合了分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成果,还注重与产业实践的紧密链接,体现了我国宿根花卉研究的本土智慧与国际视野。其三,表达生动实用,书中配以千余幅高清原色图谱,图文辉映,既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翔实参考,亦可为广大观赏园艺从业者带来直观指导,堪称学术性与科普性兼具的范本。

《中国宿根花卉》是一部凝聚国内众多专家智慧与心血的权威专著,由全国从事宿根花卉教学、研究、生产和应用相关的53家单位的114位专家共同撰写,历时数载倾心编撰而成,是我国宿根花卉领域的重要成果,不仅为园艺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权威的参考资料,也为广大园艺爱好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宿根花卉世界的窗口。

我要向所有参与本书编写的专家、提供照片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在背后默默支持的团队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及其编委会主委刘青林教授和张永春研究员的全面策划与统稿,为夏宜平教授、李淑娟研究员和吴学尉教授三位主编的精心组稿、悉心审稿、倾力付出致以诚挚的敬意!正是大家的辛勤付出和智慧结晶,成就了这部优秀的著作。

期待《中国宿根花卉》一书能成为相关领域科研、教学与生产的“案头必备”,推动我国花卉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相信在广大园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宿根花卉必将以更加绚丽的姿态绽放于城乡之间,为美丽中国绘就生态底色,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