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协会杂志新闻动态

协会杂志

全国每4株蝴蝶兰就有1株产自这片岭南水乡——佛山里水 | “蝴蝶兰”专题

发布时间:2025-07-14

作者 | 钟健锦  陈文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在广佛半小时经济圈和湾区一小时物流圈内。从花卉物流角度来看,这里既能快速对接广州的花卉市场等传统花卉流通枢纽,又可通过广州港、佛山新港实现48小时通达东南亚、72小时链接全球。数据显示,2024年,里水镇蝴蝶兰通过大湾区冷链物流体系发往全国的时效提升40%,而出口东南亚的运输成本降低25%。

规模、链条与生态的立体构建

里水镇的蝴蝶兰产业起始于2009年,广东万顷园艺世界现代农业龙头项目在这里落户。早些年,万顷园艺世界承接了部分顺德陈村花卉市场的园林植物商家,之后重点转向蝴蝶兰产业。2013年,万顷园艺世界首批30余家蝴蝶兰企业入驻。

2015年,由于城市建设的扩张,地租连年上涨,广州芳村的广州花卉博览园兰花一条街的蝴蝶兰生产企业开始向周边转移。这一年,广州花卉博览园总经理王建新下海创业,在里水镇布局南海花博园,建设了南海花博园兰花街。芳村花博园的不少蝴蝶兰企业开始陆续迁入里水镇。“正好赶上了2016年开始的全国蝴蝶兰产业大发展,兰花街很快就聚集了约100家蝴蝶兰生产企业。”如今的广东花博生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新回忆说。不过,2017年南海花博园又承接了广州花地湾花鸟鱼虫市场拆迁后的商家,由此转向了以锦鲤、龙鱼、热带鱼为代表的宠物产业。但是,园区仍旧保留了百余家蝴蝶兰企业,生产销售面积800亩左右。

万顷园艺世界则一直重点发展蝴蝶兰产业。2020年,园区引入智慧农业系统,建成温室面积超110万平方米,成为华南最大的蝴蝶兰产销基地。截至目前,园区核心区面积2160亩,入驻蝴蝶兰种植企业260多家,电商企业80多家。

2022年10月,里水蝴蝶兰大观园项目正式签约,成为乡村振兴典型案例,1800亩的设计生产规模让里水蝴蝶兰生产集中度、规模度再上一个新台阶。

万顷园艺世界

南海花博园兰花一条街

里水镇用10年时间完成了蝴蝶兰产业帝国的蜕变,成为中国最大的蝴蝶兰生产销售中心之一。如今的里水镇,三大园区成“金三角”布局,年生产销售蝴蝶兰6000多万株,占全国市场份额25%,也就是说全国每4株蝴蝶兰就有1株产自这片岭南水乡。

产业集聚带来规模效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里水镇集聚的300余家蝴蝶兰企业,采用“前店后厂”模式与80余家电商及配套服务商,共同构成了“研发—组培—育苗—生产—展贸—销售”六维一体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育种端有佛山市天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培有佛山佳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环节的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温室全覆盖,而在销售端,除了传统营销渠道,还可通过电商平台直达消费者,冷链物流损耗率控制在了3%以内。全链条布局使里水蝴蝶兰的生产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8%,而利润空间提升25%。一家企业可以在这里找到所有生产销售需要的资源与渠道,企业只需要把自己所在的环节做到最好即可。

政策赋能是产业集聚的底层逻辑。作为广东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花卉专业镇,里水创新土地整治模式,近三年集约农用地1.6万亩,通过点状供地、集约招商引进17个现代农业园区。在财政上,里水加大金融扶持,推行“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协助花卉企业申请贷款,为花卉种植户提供资金保障;推行强农惠农政策,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种植户抵御花卉生产风险能力,保障收益;引入信用体系,实行“承诺制”,免除设施农用地土地复垦保证金费用,为合理扩大南海区花卉温室大棚建设面积提供优惠。

在产业生态构建中,里水更是开创了“生产—文旅”融合的独特路径。通过打造三产融合园区,建成网红花房、研学基地等文旅业态,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这种“观赏+体验+消费”的闭环,不仅为产业注入文旅流量,更形成“种植基地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农民变导游”的多元收益模式,使产业集群从单一生产功能升级为“生产+体验+品牌传播”的复合生态。

传统、特色与标准的协同进化

里水蝴蝶兰以“品种多、品质优、特色精”著称,‘大辣椒’‘红龙’等传统品种是产品基底,这些品种普遍花型饱满、花色鲜艳,单箭花朵数可达1~15朵,花期达3~4个月。目前可占据国内年宵花市场30%~40%份额。

对于大规模生产,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是保障品质稳定性的重要手段。2024年,与广东省农科院合作编写的里水镇《蝴蝶兰种植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发布并推广实施,将成品花分为特级(花径>10厘米、花色纯正)、一级(花径8~10厘米)、二级(花径6~8厘米)。标准在电商平台宣贯后,里水蝴蝶兰成品等级合格率从82%提升至95%。推广智能化温室配备物联网系统也是里水镇提升全镇企业生产水平的新方式。目前,系统内企业可以实时监测光照、温湿度、EC值等12项指标,数据接入镇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种植过程可追溯。

2025广东蝴蝶兰新品种展在万顷园艺世界岭南农业产业创意园举行

而在品种创新上,里水企业不断通过产学研合作向种业自主化靠近。天俐生物科技种源库汇集数千种优质兰科植物原生种、珍稀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超2000种。2024年,由佛山佳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种业组培中心正式落地,并计划与漳州钜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占地面积约200亩的种业中心,聚焦花形、花色、花香等相关研究,进一步提升品种差异化竞争力。

寻找突破传统的品种是产业的增量所在。里水的企业先后引进紫黑色‘黑钻石’、渐变色‘彩虹仙子’、荧光色‘夜明珠’等稀有品种。其中‘黑钻石’在2025广东蝴蝶兰新品种展上以单株售价3800元成为焦点。

渠道、供应链与品牌重构

电商打破了蝴蝶兰销售的时空限制,构建起“传统批发+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的立体化渠道矩阵。在里水镇现有80多家蝴蝶兰电商中,年销售额超百万元有15家,通过抖音、淘宝等平台的“一物一拍”直播模式,实现全年常态化销售。例如,头部主播单场直播最高带货23万株,25~40岁年轻客群占比从28%提升至45%,彻底改变“仅靠年宵花销售”的传统格局。2024年1月,里水跨境电商实现零的突破,3000株蝴蝶兰经南海口岸首次出口越南,全年出口量超1000万株,覆盖东南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区,贸易额突破1亿元。2025年,里水蝴蝶兰的目标出口量是3000万株,而且借助RCEP关税优惠,在越南市场价格竞争力提升20%。

电商实现了倒逼产业链上游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物流、品控与库存管理全面优化。里水与京东物流合作打造“产地云仓”,构建智慧物流体系,实现“2小时分级包装、12小时入仓、48小时全国达”,物流损耗率从15%降至3%。同时,冷链运输温控精度达±1℃,远途运输品质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而且,通过电商平台大数据分析消费趋势(如花色、规格偏好),企业可以动态调整种植计划,增强生产能力,库存周转率提升30%。例如,绿聚隆公司根据线上订单反推组盆花色配比,定制化产品占比从5%提升至20%。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对产品等级提出明确要求,推动里水镇制定《蝴蝶兰种植技术规范》,客诉率下降60%。

未来,里水将以“中国蝴蝶兰之都牵引计划”为核心,聚焦提升种业核心力、品牌影响力、贸易外拓力,力争到2027年蝴蝶兰种植面积达6500亩,年产蝴蝶兰1.1亿株,蝴蝶兰全产业链产值达30亿元。里水将用一朵花的力量,书写了现代农业从“制造”到“智造”、从“国内”到“国际”、从“单一产业”到“三产融合”的精彩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