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9 来源:华新
作者 | 华新
2024年12月《中国珍稀濒危野生兰科花形态图志》由云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集形态学、解剖学、超微形态和胚胎学等多分支学科于一体,为进一步理解和探索兰科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坚实的学科证据。2025年4月,该书获得了第15届滇版精品出版物奖。 众所周知,兰花是兰科植物的俗称,是被子植物里仅次于菊科的第二大科,拥有2.6万种800属以上,除了沙漠和极地之外,全球均可见到兰花的踪迹。我国有200属和1600种,70%以上类群集中分布在在云南。 兰科一直都是国内外植物学家高度关注的类群,并被列为珍稀濒危保护物种的“旗舰类群”。为何一个世界分布如此之广的植物家族,会被列为珍稀濒危保护对象?这还得从兰花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们对兰花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说起。 ▲兰科五个亚科的花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 尽管兰科物种组成数量巨大,分布广泛,但大多数为热带和亚热带森林里的附生兰。它们需要附着在林下的树干和石头上,喜欢散射光和遮光度适量的环境。这增加了兰花的个体植株生存的难度和挑战性。因此,每种兰花在地球上的野生资源都是稀缺的,同时人们对兰花的追捧与青睐,加剧了野生兰花资源的枯竭和自然分布的局限性。于是,兰花野生资源在人们的视线里就日渐稀少,因而成了珍稀濒危保护对象。 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而言,兰花由于具较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及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其野生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也备受关注。它花型独特、花色鲜艳、花香迷人、花期较长。而且,我国著名的传统药材里,也有不少兰花种类,比如铁皮枫斗(石斛属)、山慈菇(独蒜兰属)、果上叶(石豆兰属)、白芨属和天麻属等。正是由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兰花野生资源长期以来受到人为干扰。目前全世界的兰科家族正面临着濒危灭绝的危险,被全部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名单。2021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收录了近400种兰科植物,包括我国的兜兰属、杓兰属、石斛属、火焰兰属等。 长期以来,该书作者及其合作研究团队一直从事植物形态学研究,擅长从花果叶等形态解剖特征入手,从野外调查的宏观视野到实验室的微观角度,再到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超微结构,以及利用石蜡切片从细胞组织水平的解剖维度,揭示系统演化关键植物类群的形态学特征,比较分析这些特征在物种的起源、分化、适应性演化中的作用。近年来,作者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为系统整理兰科植物花形态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野外调查资料,积累了国产的5亚科100多个属近300种兰花的花形态解剖特征的研究资料。 ▲作者 因此,作者在后记中谈到为什么会有这本书时,这样说道:“开始收集兰科花形态研究资料时,并未想到将来可以结集出版专著,仅是因为好奇兰花的花形态结构特征为何如此变化多样。本书的出版似乎更多是一件春播秋收、水到渠成的工作。”从2022年开始,在云南科技出版社的帮助和支持下,作者把多年来收集的兰科花形态多样性的研究资料汇编成册,并获得了当年国家出版基金支持,为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该书选择了兰科5亚科47属126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涵盖了该科系统演化上的关键类群,通过解剖镜、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技术,每种植物配有2~3幅精美的彩色图片,清楚而系统地阐明了兰科的花形态解剖特征、花粉超微形态、花粉发育和花药发育过程。 《中国珍稀濒危野生兰科花形态图志》的出版为我国丰富而独特的兰科植物多样性,增添了新资料,打开了新窗口,适合自然保护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相关部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企事业单位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