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0
作者 | 元兮
热植是近年来生产者与受众都迅速成长,最为火热的一个植物类别,从龟背竹、鹿角蕨、花烛,到秋海棠、彩叶芋,再到热植切花,越来越多的热植品种在中国的植物圈里备受追捧,火热交易。经营者们以网络为阵地,以网名示天下,讲故事,推品种,炒热度,做营销。最先感受到这份热度的是青年群体,他们以年轻人的敏捷与勇气,捕捉到这波热度和机会,少了一分观望,多了一分无畏。2025年第6期《中国花卉园艺》杂志就以“热植青年”为专题,细数了多位投身热植行业的青年人物,通过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与大家共赏其中的努力、眼力与勇气。 ——编者 ▲手捧黄油蜂蜜棒的小童 “哇,这花怎么这么漂亮!”毕业后只身闯到云南的小童是个湖北女孩,从小爱花,学的也是园林技术专业,又生活在昆明这个鲜花丛中,能让她感到惊叹的鲜花的确不多。那是一朵瓷玫瑰,长长的花柄,一层层的花瓣质感如瓷,玫红色,姿态如舒展的手指,簇拥着宝石般的花蕊。仅仅是看到图片,这朵花就让小童心动不已。 正是这次七八年前的偶遇,让小童不能忘怀,终于拉上在云南做园林绿化的表哥一起踏入了热带切花生产的领域。“现在切花生产太‘卷’了,一般品种的竞争都非常激烈,要保持市场竞争力,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品种”。了解市场竞争规律的小童把找“市场上没有,生产周期长,不易扩繁”作为自家的选品条件。为此,她经常关注花艺表演,阅读花艺作品书籍,满世界寻找新奇的切花品种。 ▲瓷玫瑰 瓷玫瑰原名火炬姜,是姜科茴香砂仁属植物,在东南亚尤其是泰国种植较多。它独特的花形,三年才能出花的生产特性,既符合品种稀有性,也有一定的门槛来保护他们在生产和育种上的投入,很符合小童的选品要求。 有了目标,小童全家想了很多办法,终于在几年前,从泰国找到一批瓷玫瑰种子。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批种子具体是瓷玫瑰的哪个品种,只是先埋头种下。瓷玫瑰的培育期较长,第一年长块茎,只有叶子,第二年长成成株,不开花,第三年才能见到花。十分幸运的是,他们购买的这批种子开出来的花不是常规的红色、粉色或白色,而是花瓣上带有红色斑块的稀有品种。这让他们十分惊喜,也成了他们的当家品种。 ▲带红色斑纹瓷玫瑰种类 瓷玫瑰的种子不易采购,小童家就开始自己做育种,繁育出好品种,再逐步扩大生产。经过几年的努力,2020年,他们自己培育的瓷玫瑰切花开始上市,反响很好。现在,他们已种植了30亩瓷玫瑰,每亩年产5000支切花。瓷玫瑰虽然看着花瓣如瓷,实际上却十分娇嫩,切花不耐长途运输,很难做出口市场。但它有一个特别之处是花苞可以食用,是东南亚菜系常用的食材,当地人常将其与鸡鸭等肉类同煮。因此,小童家每年有大量的瓷玫瑰是采下花苞加工后出口到马来西亚等地。 进入热植切花领域后,小童家的产品也逐年丰富起来,增加了黄油蜂蜜棒、吊鸟、花烛、蝎尾蕉等,每个品种都有不同的定位。其中,吊鸟是现在卖得很好的切花品种,每亩一年可出产3000支左右,按规格不同,每支售价20~60元。 ▲吊鸟切花采收后等待打包 黄油蜂蜜棒本名香波姜,因花型像蜂蜜棒而得名,是种植两年才能出花的新品种。他们自繁成功后,以卖种苗为主。花烛则以盆栽销售为主,母株每盆售价达3000元,小苗每株售价500~800元不等。 ▲黄油蜂蜜棒 两年前,小童家与周边的五家农户一起成立了林花热植农业合作社。小童作为创始人,将自己的微信名设为“林花热植合作社”。小童向合作社的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大家种出切花后,由她负责代销。找准热植切花的品种有一定难度,经常发生品种不对版的情况,而且因为种植周期长,很多时候没办法追溯责任。比如新品种‘毛吊鸟’的块茎价格很贵,但其块茎在外观上和普通品种很难区别。以前他们采购过一批,种植了两年,开花后才发现是普通品种。“而我们是直接销售种苗给合作社的农户,就没有错版的风险了,农户们都愿意加入。合作社已经运作了两年,大家种热植切花的热情都很高。”小童说。